最近應邀參加了一個討論職涯的座談會,座談會中,我忽然想起一個多年以前的故事:很多很多年以前,我還只是人力資源單位的資深專員的時候,有了一個升遷的機會。我還記得那是過農曆年前的最後一個上班日,我們公司的總經理直接把我找去,問我有沒有信心可以帶領人力資源部門、作好人力資源的工作?說真的我完全被嚇到,所以不知道應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我當時任職的那一家公司的總經理笑一笑,告訴我說,他給我一整個假期的時候讓我想一想,農曆年後開始上班的第一天回覆他。我後來把這個問題拿去詢問一個教會的前輩,他當時是國內一家非常老字號的國營企業的董事長,他聽完我的問題後告訴我說,我應該評估的是我覺得自己可不可以勝任,然後誠實地告訴我的主管這個評估結果,如果我覺得自己可以勝任,就勇敢地站出來;如果我覺得自己不能勝任這麼重要的工作,也應該誠實地告訴他。至於我是不是真的可以作好這個工作,那應該是總經理的決定,他也許正是因為覺得我在專業或能力上符合這個職位的需要,才會開口徵詢我的意願,所以如果最後我還是搞砸了,那是總經理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畢竟,總經理沒有這麼好當的,他不能在作決策的時候全憑我的意見和看法,然後把所有的責任推到我身上,他勢必有他的評估和考慮,才會作出最後的決定...

  結果後來,我還是把這個「第一次當主管」的機會給搞砸了。我在那一家公司只當了一年多的主管,最後就以離職作收。不過從那一次的升遷之後,很幸運地,我累積了一些管理的經驗,後來得以去其他公司應徵主管的工作並得到錄取,往後的職涯也因此有了一些向上成長的機會。所以不論我第一次當主管到底是當得好還是不好,那不是我要講的重點,我要分享的,其實是和企業內的升遷或是內部輪調有關的題目。

  也許自己還算是一個作人很誠懇 ( 咳,往自己臉上貼金... ) 的HR主管吧,我經常會遇到有同事跑來和我討論職涯的問題,另外,我有一個部落格之後,也常常會收到網友的提問,而這些朋友問的問題很多都大同小異,就是「我作現在的工作已經很久了,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得到升遷/內部轉調的機會?我應不應該繼續等下去,還是應該離職去外面另外尋找機會?」甚至於其中有幾次,提問的朋友自己已經覺得繼續待下去大概也沒有什麼發展性,還不如離開現在的公司,去外面試試看,只是想要聽聽看我的意見,或是請我推薦好的獵人頭顧問。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理解到,在公司裡工作,最重要的工作是「管理自己的主管」,或是大家都稱之為「向上管理」。在這個案例中也一樣,你必須在平常就和你的老闆維持一個友善的關係,然後,他才會在你的職涯發展中,給予你必要的協助。
  我會這樣看待這個事情:誰應該最清楚你什麼時候可以得到升遷或是論調的機會?當然是你的老闆,因為你的升遷或輪調根本就操縱在他的手中。所以該怎麼知道自己在公司裡的未來發展如何?當然應該是要問他。不過問也要有技巧,有一些主管非常吝於 ( 或是拙於? ) 回答這一類的問題,另外有一些主管喜歡在自己的單位裡有「天威難測」的氣氛,但不管怎麼說,在適當的機會和自己的老闆討論這一類的問題,輔以敏銳的觀察力,是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的。
  最好的時機,當然是績效面談的時候,婉轉地向自己的老闆問個明白:「我擔任現在的工作已經有二年的時間,不知道老闆您對我這二年的工作表現是不是滿意?如果我希望可以承擔更重要的責任,我想要知道,自己應該在哪些地方要更加強或努力?」或者是「我想要知道,我是不是有機會輪調到其他的職務上,去擔任一些其他的工作,也可以有一些學習的機會?」舉例來說,A小姐現在是公司的行銷部門部門的資深專員,而她一直沒有等到行銷主任的頭銜,幾年之後,A小姐開始覺得自己在公司裡應該不會得到升遷的機會了,考慮是不是要去外面找工作。說真的,像這樣的時候,我其實都會建議,A小姐可以和行銷部經理坐下來好好地談一下,釐清雙方的期望和差異簡單的問題,也許行銷部經理認為A小姐必須加強某一些專業技術或知識,才有可能成為好的行銷主任;也許行銷部經理根本就已經準備好要給予A小姐升遷的機會,只是在等某一個合適的時機;也許A小姐根本就已經出局了,只是她自己從來都不知道。
  當然,主管不見得會把實話說出口,可是從雙方的對話當中,我想總是有機會可以從中間觀察到一些應該可以觀察得到的事情,如果主管非常謹慎小心地面對這個問題,至少代表了他意識到回答得不好可能會讓員工失望;如果主管在態度上看起來就顯得輕忽或是閃爍其詞,那麼你大概也可以對這個問題的答案略知一二。
  特別是如果今天已經到了那種「如果明年還是在作同樣的工作,那我也許就會離職了吧」的這種情況的時候,那麼,把話說清楚更是重要的事情。我很喜歡一個朋友曾經和我分享過的一句話:「有時候,我的生涯規畫會正好和公司一致,這時候我們就會一起工作;但是會有那麼一天,我發現我要追求的已經不是公司所可以提供的,那時我就平和地離開...」後來我也常常會和公司內的主管分享這個觀念,在職場上,總是存在著很多「因了解而分離」的案例,有時候你以為你自己應該得到升遷或是應該轉調到另外一個職位,但是偏偏,你的老闆對你的評估可不是這樣,所以這時候,你只好離開這個組織,去其他的地方追求你想要得到的升遷或是新的工作內容。如果是這樣子,通常你和你的老闆都不會有太多的情緒反彈或是不滿。可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會把這個狀況弄成是,你認為自己早就應該得到主管的職務,但是你從來都沒有開口過,而你的老闆其實也很肯定你的表現,他只是不見得注意到你的需求。有一天你提出辭呈,現在他陷入了一種兩難的處境:你的老闆可能很喜歡你,也願意留下你,但是他可不想開了這個惡例,以後他的每一個部屬都用同樣的方法要脅要取得升遷。這時候,無論他要不要答應你的請求,恐怕都不對了。另外一種狀況是,你最後離職了,但是你抱怨自己工作多年沒有得到任何實質的肯定、而他心裡抱怨你不知好歹或是忘恩負義 ( 這二個成語都用得很重,不過這畢竟只是一種情緒 ) ,因為公司可能再過半年,也就是下一次打完考績,你就可以得到升遷,現在你走了,打亂了他的用人佈局和計畫。結果就是雙方都帶著對彼此的誤解而分開,那對企業而言其實是最可惜的事情。

  我還是要再說一次:我在這裡之所以可以分享這麼多故事,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我的表現很好;相反地,很多時候是因為我過去犯過很多很糟的錯誤。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在一家公司任職,我對自己的薪資其實頗不滿意,但卻從來沒有開口和我的老闆討論過這些事情,那時心裡總覺得老闆應該要主動看見這些事情,尤其是如果自己提出來以後被拒絕會很丟臉。但我的老闆始終沒有提起這件事情,而我則越來越覺得公司對不起我,後來我提出辭呈,公司的總經理非常訝異,直接告訴我說「我不知道這些耶,你身為我的HR主管,如果每個月替自己加薪一萬元是合理的價格而且你也就會願意留下來,那你為什麼從來沒有告訴過我?」但是那時已經太晚,我已經答應另外一家公司要前往赴任,沒有留下來繼續打拼。但是我後來學會,是我自己把問題給弄得太複雜,所以現在我會盡可能坦誠地和我的老闆討論我的薪資、升遷或發展的機會,釐清他認為我現階段應該要作好的事情、應該要加強的地方,然後給彼此訂出一個比較合理的時間表,而不是拿去留當作談判的工具。
  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經驗,而且不會解決所有的問題。我遇過另外一次,我的老闆很誠實地說公司不會給我期待了一陣子的升遷機會,而且他認為「二年後才會是討論這個問題比較理想的時間點」,但是我沒有留下來等待,我在半年後就在另一個規模更大的公司得到了這個機會,當我平靜地提出辭呈的時候,他完全就知道自己不可能留住我,所以我們就很快地把話題進展到該怎麼樣順利地完成交接的任務以及誰可能可以接任我的工作,然後我就順利且平靜地離開原來的公司。

  這只是我個人一個職場上的經驗,也在這裡提出分享,希望對有類似問題的朋友可以有一點點的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