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公司的一位外籍高階主管被派任到下一個國家,即將結束在台灣三年的工作,所以我就有了一個機會和他一起用餐。當然,用餐的時候,我們就聊到他的家庭,因為對他只有八歲和五歲的子女而言,每三年換一個國家、適應新家、新的學校和新的同學想必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這位高階主管也很坦白地告訴我說,對一個海外工作者來說,這確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然後緊接著他告訴我一個故事,底下就是這個故事 ( 我用第一人稱來描述這個故事。當然,這個故事最初是用英文說的,而且有一些和故事的精神無關的部分已經被改編過了... ) :

  其實這一次並不是我最糟的一次調動經驗。四年前,我還在美國的分公司,你也許記得,那時我們剛剛買下了那一家子公司 ( 姑隱其名 ) ,所以總公司準備派很多人進駐那家公司去了解公司的整個財務狀況、業績狀況、行銷計畫...
  那是一個復活節的清晨,公司打電話給我,把我轉到那一家子公司公司去擔任財務主管,你要知道,復活節清晨,就好像是在農曆年的大年初一上午打電話談公事一樣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不過又能怎麼樣呢?我很清楚那是一個升遷的機會,留在美國,不知道要等多久才會有一個財務主管的職缺,所以我花了三個月,把全家人搬到新加坡,開始了我的新工作。
  我那時的主要任務是盡可能地了解子公司的財務狀況,然後在半年以後向董事會提出整個評估計畫,那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我們評估一家公司收購的子公司的所有營運數字,找出風險和機會,準備讓這家子公司正式納入我們公司旗下。
  到了最重要的那一天上午,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一天的畫面,上午九點鐘我們就要舉行正式的會議,所以我特別早到公司,大約七點半我就到了辦公室,再次檢視我已經準備好的各種文件,大約上午八點鐘,我的電話響了,居然是我老闆打來的,我的天!那是新加坡時間上午八點鐘,我老闆那邊是凌晨一點,他開始跟我閒話家常、問我最近過得好不好,拜託,不會有人特別挑在凌晨打電話給你話家常,特別是在董事會召開以前一個鐘頭。五分鐘以後,他切入正題了:「嘿,其實我打電話來是告訴你,我們剛剛取消了董事會,公司決定從那家子公司撤資,對,我們不投資了,從明天起你就不再是這家公司的財務主管,你可能需要打包整理你的東西,在今天離開公司;同時,我們會安排你在二週內離開新加坡,所以也請告訴你的家人,不過我們目前還不知道你可以去哪裡工作...」就這樣,我在三年前來到台灣。

  嗯,真是一個刺激的故事。我總是會想,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我是說,我們的「可移動性」比不上很多國家的工作者,而其實這可能是一個台灣企業發展跨國事業的隱憂。我曾經聽過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國內某一家非常知名的公司併購了一家國外的公司,然後我知道該公司在市場上挖角能夠到國外去執行併購計畫的內部人力資源專家,那我就難免很好奇,因為這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人才濟濟,其實很多人都是我的學長姊學弟妹,不是想要自誇,但是名校人力資源管理學研究所的畢業生,如果連這種併購案都沒有辦法處理,那未免有一點說不過去。結果後來我聽到的答案包括英文能力有問題、欠缺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工作的勇氣、以及最重要的一點是「大部分的人的家庭因素都不能配合」,所以,到底是我們的員工沒有面對挑戰的勇氣呢,還是我們的公司沒有讓員工有那種無後顧之憂的感覺?

  我的結論分成二個部分:身為員工,我們在面對未來的職場挑戰的時候,曖昧忍受力一定是一個重要的特質,誰可以忍受在混亂的情境中工作和生活,並且整理出頭緒,誰就是贏家。另外如果你是公司的HR,你要怎麼樣讓你的員工可以增加可移動性,並讓他們習慣於組織的變革?這可真是個難題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