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下午,Lily的主管Kevin一臉凝重地走到Beatrice的座位附近,開口就問:「昨天妳出席我們的活動記者會,有沒有看見Lily在現場?」忙著趕新品發表企畫的Beatrice無心地說:「我沒注意耶,好像中午以後就沒有看到她了。」接著Kevin又問了一句:「那上上星期的行銷活動,她是不是也沒有到啊?」沒有想太多的Beatrice回說:「好像沒看到吧!太久了我也不確定。」無法從Beatrice口中得到正面回答的Kevin,摸摸鼻子離開了Beatrice的位置,沒想到兩天後,Lily卻氣沖沖地來找Beatrice,指責她為何要跟Kevin打小報告,原來,Kevin寫信責罵Lily缺席太多重要活動時,竟把他詢問Beatrice的事情,當作佐證。當下Beatrice覺得好無奈:「Kevin這不是陷我於不義嗎?我又不是抓耙子!」

  這樣的狀況劇聽來熟悉嗎?也來談談一個我年輕時遇到的親身經歷好了。
  當時我任職某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雖然說是主管,但公司規模並不大,員工人數不算太多,人力資源單位也只有小貓兩三隻,是個直屬於總經理但官階不算高的主管。有一天,我們總經理把我找去,詢問我對於會計主管的評價,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就問他能不能給我一點時間想一想。總經理當場就答應了。不過他接下來要去出差,就請我把我的想法透過email發給他。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朋友在台北近郊風景秀麗之處開了餐廳,很適合三五好友一起去那邊吃飯遛小孩。有一個假日,我們幾位好朋友相約,攜家帶眷一起去那裡吃飯聊天。結果吃飯的是我們,只見那位朋友指揮服務人員忙進忙出,幾乎沒有時間坐下來講上幾句話。過了沒多久,隔壁桌有一位老先生,大概也注意到了他的忙碌,笑著對他說:「有夢最美,築夢很累。」
  另外一個故事的主角則是我過去的一位同事,他有很好的美術天分,在離職後的幾年內又換了兩份工作,最後他拿了一筆錢出來,開了一家小咖啡店。憑藉著他的藝術才能,我覺得店裡的裝潢擺設很有味道。前一陣子我正好因為公務的緣故去那附近,於是就繞過去買杯咖啡、順便和他聊聊近況。聊著聊著我好奇了起來,到底開一家咖啡店的收入好不好?他的個人經驗是:「有時候忙一點、有時候閒一點,一整月下來總還賺了一點小錢。不過如果真的要討論錢的問題,以前在公司裡當主管的薪水還是多一些。想一想,就當作少掉的錢換來的是比較自由自在的生活囉!」

  有一陣子我很常造訪日本東京,發現東京有很多規模不大的店家,賣的是拉麵、中華料理、傳統和食、燒烤等等,一整家店大概也只坐得下五六位客人,這樣的店家絕大部分都是老闆的家庭成員自己打理、走物美價廉的路線、賺到的錢足夠養活老闆一家子人 ( 記得很多年前有一部很紅的電視劇叫作【搶救貧窮大作戰】,專門幫助那些活不下來的小店 ) ,但想賺大錢大概也不容易。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前幾個月,台灣有一位在媒體公關業任職的女性員工,長期在下班後接到主管透過即時通訊軟體交辦工作而忙到深夜,且在連續深夜工作超過半年以後,有一天下班時在公司樓下中風昏倒送醫,並在醫院昏迷一個多月以後過世。經勞保局認定,此為國內第一起雇主透過通訊軟體下達工作指令而致員工過勞死的案例。一時之間,包括學者與勞工團體,都直指政府應該嚴加管理這一類無形的加班行為。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先不談主打這個口號的公司最後因為跟不上市場需求而幾近垮台,但科技的發展到底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呢?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這是我從事第一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時發生的故事。我當時任職的公司位在新竹科學園區,公司的主要營業項目是設計與製造電腦周邊設備。有一段時間,公司有二位線上作業員,每天下了班以後在新竹光復路上當檳榔西施。這故事最有趣的地方是,她們會穿著「晚上上班的制服」來我們公司工作。這是個很大的問題嗎?好像是、但也不是。在生產線上工作時,線上作業員需要在便服之外罩一件白色外袍,所以工作時大家的服裝都是一樣的,感覺起來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但一到中午用餐時間,大家在員工餐廳裡就難免議論紛紛。我的直屬主管,也就是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有一天終於忍無可忍,跑去指責那兩位同仁的不當穿著,過了沒多久她們就離職了。我們都開玩笑說,要論起薪水,也許她們在我們這裡的工作才是兼差打工。

  勞動市場上每隔一陣子就會被拿出來批評一番的議題,大概就屬台灣的「低薪」問題。無論是討論台灣年輕人流行到澳洲當台勞、台灣勞工的薪資比不上韓國、或是台灣的薪資停滯已經變成亞洲某些國家的負面教材...總之,台灣的薪資成長停滯甚至倒退,已經變成了一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我沒有打算要在此對這個議題發表意見,因為這牽涉到的層面既多且廣。但我有一天搭公車時聽到一個廣播節目的廣告,用「老闆不加薪、自己替自己加薪」做為號召,鼓勵廣大上班族利用下班時間兼差打工,替自己多賺一份薪水。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我曾經待過一家外商公司,也曾經因為那家公司的派任而短暫地在海外工作過。
  當時公司的規定很清楚:某一個層級以下的員工上下班是要打卡的、而某一個層級以上的員工則不需要。上下班需要打卡的員工是有明確的上下班時間的,超過晚上七點鐘不能下班,公司就必須依照當地的勞動法令支付給員工加班費;至於那些不需要打卡的員工,就是所謂的「責任制」的員工,公司會每半年依照你的工作目標達成率,發給目標獎金。
  解釋得更清楚一點,在公司裡,基層員工是聽命於主管、負責完成主管所交辦的任務。而這些任務應該在每天的正常工作時間內就應該可以完成,如果主管因為這些那些的因素打算交付更多的工作給部屬,就必須支付加班費給員工。到了某一個職等以上的員工,公司會在每半年的績效周期之初和員工議定工作目標,期末的時候就依照這個目標的達成率發給目標獎金,至於在這個過程中你是幾點鐘來上班、幾點鐘下班,則沒有人過問。大部分的時候,員工會把工作目標分割為許多以周為單位的短期目標,確保每一個星期的工作進度沒有太多的耽擱。我自己是HR工作者,很多時候處理的都是招募、訓練、薪資或業績獎金計算等例行工作,這些例行工作的執行狀況,再加上少數幾個專案的進度,就構成了我定期向主管報告的內容。但我記得的,他從沒有問過我每天幾點鐘進公司、幾點鐘離開。事實上,他經常在出差、我也經常在出差,我每天待在辦公室多少時間,他大概想管也管不著。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公司裡的L先生算是黃金單身漢吧,幾乎每位同事都知道他家境富裕、爸媽送他到國外就讀常春藤名校、回國後在我們這家知名的外商公司擔任儲備幹部、但十之八九這將只是歷練,他最後還是會回去接掌父親的事業。他在公司裡有一位交往了一陣子的女朋友C小姐,C小姐在後勤單位,是個表現中規中矩、不特別出色也不算差的同仁。
  但這一切都在H小姐來公司報到以後有了改變。H小姐在行銷單位任職,是個頭腦清楚、反應靈敏的年輕女生。她一來公司就讓她的直屬主管和好幾位跨部門的主管都讚譽有加,都跑來告訴我說人資單位總算為公司找到一位明日之星。
  而H小姐的企圖心不僅僅用在工作上、對感情生活也是同樣積極主動。她加入公司後沒多久,無論是工作上或者是工作之餘,都有越來越多同仁發現她和L先生走得很近。公司裡的八卦越傳越離譜,連HR部門裡的同仁都跑來問我該怎麼辦。「該怎麼辦喔?男未婚女未嫁的,我不覺得應該要怎麼辦啊!」這是我當時的答案。
  直到有一天下班前,C小姐衝到行銷部,在眾人都還來不及阻止的時候,就已經一巴掌打在H小姐的臉上,然後再緊跟著一連串難以入耳的謾罵...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 接續上一篇的主題... )


  最近一個問我關於22K的議題的朋友,其實是問我對於那些專門揭露22K以下全薪薪水的網站的看法。他認為這一類的社群網站背後往往藏著一群憤怒的年輕人,所以他問,難道這種訴諸於鄉民的輿論制裁的方式,是正確的反擊嗎?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

( 接續上一篇的主題... )


  但如果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呢?針對22K,最常聽到的說法就是「台灣的企業老闆都只想要壓榨勞工,所以才會幾十年來薪資水準都沒有成長」。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身為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少過的問題是,我能不能為22K議題表達一些什麼看法。
  但我這麼多年來沒有對這個議題發表過看法。說真的,其實是「不敢」。我認為任何社會問題,常常都是那個時間、那個地點、那個情境、那些人,種種因素交織而成的結果,很難被簡單地回答和討論。身為人力資源主管,某種程度上也主宰了一部分核定薪水給員工的權力。我對這個事情當然也有一些我很表面的觀點。如果真的要說些什麼,以下大概就是我的一些想法。

  事情要回到2008年的金融風暴開始講。若你還有印象,當時經濟真的非常非常不景氣,幾乎所有的企業都緊縮人力,紛紛祭出裁員、遇缺不補等措施,新竹科學園區很多國際級的科技大廠都要求員工放無薪假,連台積電這種企業模範生都逼得不得不裁減部分員工以度過難關,還引起了一些勞資爭議。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沒有人會否認,網路社群平台的興起,改變了很多人取得和分享資訊的方式。幾年前以「無名小站」為首的部落格,提供給每一個人發聲的權力。你可能有自己的部落格或是認識一些有部落格的朋友,再不然你至少會造訪一些你不認識的人的部落格,比方說華文世界非常有名的彎彎、女王、酪梨壽司、朱學恆等,後來臉書興起,現在透過智慧型手機,你可能每天查看臉書的訊息好幾次。你知道臉書上的朋友去了什麼地方度假、誰中午吃了目前正夯的冰淇淋、誰和誰正在穩定交往中...,而其實你們一年講不到幾句話。
  你可以想像,如果每一個人都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無論是上了哪家餐廳、完成了10公里路跑活動、剛剛換了工作、被主管訓了一頓...,每天產生的內容數量細算下來其實非常驚人。
  網路上有一段很有趣的文字是這麼說的:你可以在臉書上抱怨你的人生,會有一大群人替你按讚,但沒有人會出面協助你解決問題,因為他們也正忙著在臉書上抱怨他們的人生。

wj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